道德经(老子)
2019-02-11 | 作者:刘伟章 | 评论:0 | 浏览:4608 | 标签:道德经,
本文主要参考资料:我的老师——区文伟先生的著作《人生的道路》和《浅谈文化》等
道德经(老子)
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,有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古文化,诞生出如《道德经》,《易经》等巨著,这些巨著精深和伟大的哲学思想,深深影响着人们,对人类历史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,并成就了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。
《道德经》诞生于中国上古时期,即三皇五帝、夏朝、商朝、周朝这几个时期为中国的上古时期,在此时期的三皇五帝,夏禹,商汤,周文、武、成、康王等,这就是老子和孔子反复赞颂的“圣人”,大家可以查阅一下这些三皇五帝伟大的感人事迹,如帝尧:“一民饥,曰我饥之也;……”等,其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事迹确实是感人至深。在这些“圣人”主政时期,他们就以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能力不断地滋润着、激励着、依靠着广大的臣民同心同德地一起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,老子正是继承中国上古文化“以顺应天道为根基,以品德至上为灵魂”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,细细地体察当时的社会形态,又常常以虚静的心怀去感悟大自然的奥秘,写成《道德经》。因此,《道德经》的主旨和三皇五帝及《易经》所崇尚的天道与品德是一脉相承,当时的人们就是信仰“天道”的,而《道德经》全书也是围绕“悟天道,修品德”这一中心思想而展开的。
《道德经》的作者是老子,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,关于老子生平还有好多故事,如老子和孔子是同一时期的人,孔子曾多次问道于老子,留下精彩的对话,都反映出老子高深的做人处世的哲学思想境界。那时候他们都是用雅言来交流的,包括写书教学都是用雅言,正如孔子所说的“子所雅言,《诗》、《书》、执礼,皆雅言也”,雅言最重要的特点是:声调丰富(有九个声调)、音韵悠扬,抑扬顿挫、宛转流畅,心启口动、和于阴阳。因此,最能贴切地表达人内在的丰富情感和多姿多彩的意境。千古绝唱的唐诗宋词正是用雅言来写作的,用雅言来吟诵古诗,诗文中的格律、音韵、情感、意境全部表达得淋漓尽致,显得特别的高雅和华丽!雅言是唐宋以前的中国通用语言,雅言是真正中国人的语言,几千年历史一直都是以雅言作为中国的通用语言,后来因被北方民族入侵而形成的北方语系,即元朝[蒙古人]和清朝[满人]的统治,直至现在的普通话也只是清朝统治者满州人的蹩脚汉语,以其统治者的东北发音方法(四个声调的普通话),很难读出中原语系的入声,故其强行改为上声或去声,对于无法改动声调或无法发出近似声音的文字,则一概删除。明朝以前的中国,一直使用着五万七千多个文字。而清朝的《康熙字典》只收录了四万多个文字,正是出于无法对一万多个文字发出恰当的声音这个原因,故被删除了。语言和文字是彼此紧密相连,相得益彰,缺一不可的。只有雅言才能发出五万七千多个文字的音韵!缺失了雅言,无法完整地保存中国庞大的文字体系(五万七千多个中国文字)。缺失了雅言,无法体会中国古汉语(诗词歌赋)音韵之美妙绝伦。缺失了雅言,将无法完整地支撑中国辉煌灿烂的古文化。大家可以查阅一下,正视一下中国的历史——自己老祖宗的文化!而现在的粤语(广州话)与古代雅言很接近,因为粤语直接来源于雅言,保持了雅言音系长达数千年之久。
老子悟道:(表现出非常高深的感悟和体会)
老子把混沌(宇宙)初开前后的自然状态划分成五个层次:从最底层次的人开始,人—>地—>天—>道—>自然,如他所说的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
“道”来自于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宇宙空无一物时的最原始、最伟大、最高尚的无形的自然力量。“道”比天地还古老,在天地还没有形成的时候,在天地还没有分别清楚的时候,“道”已经存在了,并且永远的存在着!
如老子曾对孔子说过:“天地无人推而自行,日月无人燃而自明,星辰无人列而自序,禽兽无人造而自生、、、、”
讲述的是宇宙中存在着一股还未被人类认识或理解的自然力量——“道”,这种无形的伟大的神力在超越时空主宰一切,神奇、伟大、神秘!远远超越人类的能力。
老子通过思索和推理出这个“道”就是宇宙中的造物主!
(一)创造了各种生物及其生命力,精密地编排出各种生物的唯传基因,一股能将生命的唯传基因牵引成双螺旋结构的引力——生命力!生物的生命力非常神奇,就人类基因组就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,有规则地排列组合而成,多么复杂但又多么精确地牵引着(有点像宇宙的星体一样),多么的不可思议,一样堪比宇宙中的万诱引力,但它更显神奇,她可以在人体内进行着新陈代谢(对各种细胞调亡)、合成和运输着人体内各种需要的物质,并可以通过性行为的结合让物种有繁育后代的能力!
(二)创造了星空万物及万有引力,太阳,月亮,地球等等的星球,都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而创造出来的。
又暗暗地操纵着、引导着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,其超理性、周密性表现在:如每个星体不同秩序排列,分秒不差地秩序井然地运行着,规定了地球的运行轨道,其实已经就是直接注定了人类的生存命运,如引力,温度,阳光,空气,水等等无一不是直接影响着人类和万物的生命和际遇,甚至是每个人什么时候出生,什么地点出生,天生健康或残疾等等,从而直接注定和影响了每一个人不同的命运!
造物主真的存在吗?“道”这股自然力量其实就是宇宙中的造物主!
即宇宙中一直存在着一种能动的原动力;(一)给予种种生物的新陈代谢、传宗接代的生命。(二)编排出星球秩序井然地运行的巨大引力,这种非常巨大的理性的原动力就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,万物真正的缔造者和主宰者!至于这个造物主是以一团力的形式存在,还是以一个人的形象存在,抑或是以其他方式存在,那是另一个问题了。
这股力量就像一个非常有理性思维的人一样,所以一路以来,人们都把这股创造万物的力量作了人格化的形容:对于这样一个创造万物的“道”,正如老子也将其人格化的描述:“吾不知其是谁之子,像帝之先”,大意是,“他是万物真正的祖先,是他创造了宇宙一切,我不知道他是谁家的儿子,宇宙万物都来源于他,他就像一个品德非常伟大的帝王一样,但他是最先存在和最伟大的,比起哪些很早以前的品德伟大的帝王还要早存在,”,因为这种力量创造出和操控着宇宙的一切事物,无穷无尽,无所不为,这种力量非常伟大和超常理性,就像一个非常有理性思维的人一样,同时也流露出老子实属是对造物主无法再深刻认识清楚的无奈之意。
而在中国的古文化中,更有代表性的人格化的形容是:盘古!中国古人把开天辟地、创造万物的伟大力量称之为“盘古”,他是宇宙万物真正的缔造者和主宰者!
宇宙和人生的真谛,一直是人类梦未以求都想知道的!
老子也试图想解开宇宙的本相“道可道,非常道、、、”,孔子更是说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。
“道”这股神秘自然的力量因何而来,为什么要这样做,目的为了什么呢?
“道”这股自然力量是最大德和最慈爱的,他创造万物,又暗暗指引着万物的发展和变化、、、
其实“道”在背后不为人知地进行着一个详细和周密的计划(造物主的计划):一切都是为了让人类永恒美好的生存!创立一个真正永恒美好的人间!
目的是通过磨炼每一个人,希望每一个人最终能做到抑恶扬善,成为一个品德纯正的善良的人,这就是造物主的的旨意,从而明白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修品德,才能符合和顺应天意的做法。所以一路以来人们各种信仰中的“神”或是老子所揭示的“道”,都具有大善大爱的最高尚最伟大的品德,同时也都是主张人们抑恶扬善,修养品德相一致的。
区文伟老师的著作《人生的道路》,书中更是明确地提出了“以仁慈善良为基本,以坦率友爱为胸怀;言之以理,待之以礼,动之以情,行之以果”的做人宗旨去做人。
通过感悟“天道”,才能明白“天意”,揭示出的目的就是修养品德:
正如“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”,万物生长(包括人类),无一不是“天道”之阳光、水、空气等的大德的作用,万物才得以芸芸众生,通过感悟和学习“天道”的大德,从而去修养人的品德,老子并围绕如何修养人的品德作了多方面的内容讲述,如信,无争,慈,俭,谨慎,善良等内容。
关于品德的内容,这正是中国古文化的灿烂之处,并详细地讲述了品德丰富的内容,从中国古籍来分析,品德主要包括了八个方面的内容:诚、忠、孝、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只要翻阅一下中国古籍,随处可见这方面的内容。
关于老子“死而不忘者寿”一说的依据;
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:时刻不忘记做一个道德高尚和善良纯洁的人,就算死了也可以复生长存。
我想这一句话可能是“天道”的神灵借老子的笔而写的,因为人们是无法知道“死亡后的世界”的东西,“天道”的神灵在启示着人们要时刻悟道修德,只要是不忘记悟道修德的人,就算死了也能复生。
单从绝对和片面的唯物主义来说,使我们主观地认为:人死就不能复生了,何来死了还会复生长存呢?
“死亡后的世界”?活着的我们能知道和认识吗?无限大的宇宙,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,从来都是存在着让人们去认识,还有多少东西是我们人类不知道和认识的?人类的知识总是经历着从无知再到深刻认识的过程。
老子通过对“道”的细心思索,感悟“道”这股神秘的的力量,它的来源和目的及其所有的来龙去脉:
“道”是最高层次、最高理性的神秘的大自然力量,这种大自然力量有创造万物生命的能力,其实也就有让万物生命循环再生的能力!只是谁才能获得起死还生并与天地共长久的永恒生存的资格呢?
我们不要忽视和低估这股神秘的大自然力量,他是真真实实地存在着,一直永恒地存在的!“大自然”主宰着万物生命的生存,正如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远远没有尽知一样,还记得‘万物生长靠太阳’那句话吗,大自然的伟大能力可以为万物生命提供生存的条件,她就像人类伟大的“母亲”一样,这种伟大的大自然能力、力量一直存在着!
但是谁才有资格永生长存呢?只有纯洁善良的人才有资格永生长存!因为“天道无亲,常于善人!”,只有善良的人:做什么事情都不伤害别人的人,做一切都不伤害他人的利益的人。天道是帮善人不帮亲人,只有努力去悟道修德,做一个纯洁善良的人才有资格永生长存,到了最后,纯洁善良的人就算是死了也一定能起死还生的。
对于“天道”来说,“他”正考验着每一个人,一个时刻不忘记悟道修德,抑恶扬善的人是不会让其真正的消失,最终这才是真正的长寿。因为‘上天’喜欢这样的人。相反,“天道”同时也不会放过每一个邪恶的人!
对应着老子说到的“天网灰灰,疏而不失”。昊昊青天不可欺,举头三尺有神知……我们一直都以为做了伤害别人的坏事,只要没人知道就不用怕了?真的是这样吗?真的是这样吗?其实不然!奸恶的人一定会受到惩罚的!善良的人一定会得到报答!不要太低估“道”这股力量了!“天道”窥见着一切,一切的事物都在“天道”伟大的力量中周密而公正地牢牢掌控着,甚至是如实地记录着每一个人一生的善恶功过,每一个人为善或为恶的言行,一言一行都一一记录着,并作为评定其是善还是恶的重要依据,只有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,将会根据每一个人是善良还是邪恶作出审判,最终“善则存,邪则毁”,善良的人则长存,邪恶的人则毁灭,这就是“天道”报应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善恶到头终有报!
正所谓‘顺天者倡,逆天者亡’就是这个道理,仁善者必然得到奖赏,奸恶者必定爱到惩罚!最终达到出现与天地长存的永恒美好新世界!这是就天意,就是“天道”(造物主)的愿望和决定!希望人们明确这些‘内情’,纷纷自觉行善,每一个人都能通过个人主观努力争取自己美好的归宿。顺天者就是积德行善,做对人对物都有利无害的人,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做伤害别人的事(言行等),甚至还要努力去帮助别人的人。只要是不忘记此“内情”的仁善者,就能得到‘上天’的眷顾,最终在适当的时候必定让其起死还生,并能获得与天地共长久的永恒生存的资格!这才是真正的长寿。反之就是逆天,奸恶者必定是上天厌恶的,坚持着邪恶观念(有害无利)的人最终必定将其毁灭!
老子的《道德经》里面,有两句话非常重要: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。
“静”,是老子认为用来修身养性、正心修身的另一个好方法。在中国的历史上,几千年前,帝尧一百九十岁寿命,老子一百四十五岁,这些人就是正心修身、健康长寿的伟大的实践者。
一个人如果真的做到心中充满仁爱,时刻保持一个平静的状态,身体就能自然而然充满正能量,让人健康长寿,并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状态(思维、记忆等),发挥出巨大的智慧,相反出现情绪波动的状态或思想纷争的状态等,即整天愁眉苦脸或经常发火等,身体就会释放一种有害的物质,伤害到身体。
老子倡导的“致虚极、守静笃”,是非常高深的修养方法,如果心灵素质未达到高境界,是非常难做到的。(自古以来,真正能完全做得到的人也极少!)但它的确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修养方法,有一定修养根基的人,对提高品德修养好有帮助,应该努力去尝试。
例如一:身在一个以崇拜名利,将名和利放在第一位的社会,总是计较个人得失,争多争少的心态,并把个人名利得失看得很重要的时候,要想平静和坦然是根本无办法做得到的。即身处名利场中要做到“得之勿喜,失之勿忧”那样是不是非常困难。又例如二:当平时出现吃亏或受委屈或怨恨时,那种承受的滋味,不知大家是否有深刻体会,是非常难忍受得住的,要做到宽容和平静,是不是非常困难呢?所以平静是体现一个人很高的精神修养境界!
从品德修养方面来看:品德差或襟怀窄的人,会偏重于计较个人的一时一事的得失,而经常显得耿耿于怀或郁郁寡欢的表情。品德高尚胸怀广阔的人,即使时有所失,但能平静坦然处之,开心和快乐就常在身边了。所谓‘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’就是这样来的。
如果用现代的语言来说,这两句话主要讲述是:“致虚极”说的是人要把自己心胸里面贪婪的欲望和愤怒、担忧、怨恨等等一切不好的情绪统统抛开,把心灵的空间统统用来去装载正义的、善良的、友爱的、谦虚的高尚的美德。“守静笃”就是要保持非常平静的温和的心境。
道德经第八十章:描述人类未来理想的社会,“小国寡民、、、、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”。
什么是完美的社会,理想的生活?你想象过吗?
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上,的的确确出现过高度文明的辉煌时期——如周成王与康王两父子为政时(比老子还要早的时期),就出现了四十多年不必动用刑法,监狱里没有一个犯人的和平盛世景象!在这些品德高尚的“圣人”为政时,如三皇五帝,夏禹,商汤,周文、武、成、康等,正是“以顺应天道为根基,以品德至上为灵魂”的指引下,人们同心同德,民风淳朴,中国历史上大多时段都形成了“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”的安逸繁荣的社会。所以老子由此提出了“少国寡民”的社会是有根有据的。
人类未来的社会走向会是如何?必定是永恒美好的!
老子描述未来的社会:“至治之极……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”,最好的治理的方法,是人们不用去相互监管和治理,人们过着用结绳的方式记事的生活,这样的社会生活形容得实在是妙!但远远未够。
这一章引用区文伟老师著作的《人生的道路》第三卷的内容,讲述一下未来完美和理想的社会:永恒美好人间!最美好的完美无缺的人间!
精彩内容摘录如下:
大地不再是圆球形,而是变成一块有山有水的圆盘形的大地,这块大地又随着人口的增长而不断地向四周的空间无限扩大,未来的太阳与月亮不再由物质组成,日月星辰按照规定的时间统一起落,在同一时刻里,人们不管在任何地方所看到的太阳或月亮都处在同一的位置,不再存在时差,一切的自然现象都从属于统一的,公平的,春夏秋冬分明,四季怡人。
每一个都是永生不死的人,每一个人的思想品德都是纯洁善良的,所有人都已消除了任何邪恶的杂念,绝不会出现损害他人利益的邪念与行动,保证着人类社会永远向着利而不害的方向前进,保持永恒美好的状态。
没有了警察,没有了法律,因为没有人去范罪,没有人去做坏事。没有了军队,因为没有了战争。只有家,没有国,因为没有了国家界限、没有了民族界限,世界实现真正的统一。
没有了官民、贫富、高低贵贱之等级,真正平等。
没有了人剥削人,没有了统治与被统治。
没有了一切的伤害、伤害大自然、伤害人,所有人都彻底消灭了邪恶害人的意念和力量,出现了真正的自由,从而所有人都不需要约束或管制,每一个人都没有了一切的制约。
极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,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极其富裕的财富。
真正平等、真正自由、真正幸福和极其富裕的美好人间!……
永恒美好人间———真正永生与自由的人类世界,人类渴望、寻觅、追求、向往的美好归宿!人类的未来是必然美好的,人类正以坚定的步伐前进着!她必定能够实现!因为那是人类存在最根本和必然的意义和价值,也是每一个人价值所在。因为那是人类的无数血与泪、苦与痛的产物,是人们努力从善、艰苦磨炼的结晶。更是人类的心愿和造物主的愿望!
《道德经》是留给我们宝贵的赠言和历史宝藏,是长者对幼者的教导与关怀,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世,如老子送给孔子的赠言:“吾闻之,富贵者送人以财,仁义者送人以言。吾不富不贵,无财以送汝;愿以数言相送、、、”出自其心中的慈爱和对人类抑恶扬善的责任感,努力把自己对宇宙的认识分享给人们,让人们去认识和深思,希望对人们作出一点有益的贡献,希望人们过上没有战争的,幸福的,安宁的生活。可能这正是老子写下了道德经留经世人的主要原因。
《道德经》是一本集大成之书,汇集古圣人的智慧和其人生阅历,其论述覆盖的内容十分广,无论是政治、军事、持家、治国,养生等知识,乃至是人类的一切行为,皆须从个人的立身处世、待人接物的道德修养开始,即人类一切的行为都要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,并延伸出来的人类一切的科学技术,一切的能力等,都必须建立在利人利物的道德的基础上,才能保证人类社会向着有利而无害的方向发展!相反一切不在道德的基础上的,即脱离最基本的善良、正义、公平、合理等道德底线的都是没有意义的,其成果都不能保证长久,甚至更有反其道而行之的,那只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灾害。因为人类是有思想和智慧的动物,一旦将其用在害和坏的方面,伤害的后果非常大,正如中国古人说:“人若没有了道德观念,就会连禽兽都不如!”
《道德经》通过“悟道”,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我们“修德”,并强调要以品德至上来立身处世,特别是处身在一个重金钱和名利的道德缺失的社会,要时刻把做人的品德视为最重要,把做人的品德放在第一位,才能让我们向着利而不害的善美方向做人,做对人对己对物都有利无害的事,并从日常习惯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,如不说伤害别人的话,不做破坏大自然的事等等,把我们自己培养成善良,慈爱,俭朴、孝顺、诚实、信用、谦虚、宽容、智慧、礼貌等利人利物的高尚道德品质的人。
本文摘自地址:第一代永恒者www.dydyhz.org
原创作者:刘伟章
作者联系:1825234762@qq.com
本文地址:道德经(老子)